新闻中心
美术教育要有广阔视野
美术一直坚持原创、自主、创意为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校有理念和看法的差异,甚至相悖的做法,但我们是不是可以摆脱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是不是能摆脱上学求学的困难?
是不是也得承认艺术教育师资的巨大差异,我们也应认识到幼儿园和小学校对孩子的艺术启蒙作用,那未必一定是不好的,只是我们需要孩子有更宽阔的视野和多元的选择,不能拘泥于老师教的。
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教授认为,孩子的绘画是从随意的兴趣和发挥想象力的儿童画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转向正规的绘画训练。
由浅入深地学习一些绘画的基本规律,然后逐步转向成人绘画学习,这是孩子本身智力发展的自然结果。
在这个过渡中,需要教师们十分精心地调理,要尽力保护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从目前状况看,在这个过渡期,往往有时孩子感到绘画规律(如形体、结构、等)的学习较枯燥而失去一些很有才华的孩子,考级工作直接接触喜欢绘画的孩子们。
有可能在这方面为孩子们绘画学习的发展起一些推动作用,共同为有潜力的孩子们提供帮助。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
儿童美术考级标准的设立和级别的划分,既要体现出绘画的基本规律(如形体、结构、等)的把握程度,又要兼顾艺术创造力(个性化因素)的考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的科学化与个性化的两种因素。
美术考级要有清醒认识
1、是一种体验、是一种鼓励
如果你想给孩子一个激励,变换一种方式,多一种体验。
如果你想给孩子入学填报的资料中多一项特长的证明资料。
如果你想鼓励孩子做一些新尝试和基本功练习,您都可以让孩子选择去美术考级!
2、不能盲目
孩子的兴趣和乐趣是关键,如果为了考级而考级,那只会伤害了孩子,画画变得只有功利没有乐趣!
另外,性格特征也决定了孩子的取向,有孩子跟着一级一级地学和考,居然也成了“特长”,这个过程锻炼了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因为有的孩子一开始拒绝画画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去尝试或失败了就退缩,属于督促型或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那种。
相关新闻